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就业流向等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
2.江苏招就“江苏省2017届毕业生就业调查”。调研面向全校2017届毕业生,第一阶段调研回收率为65.43%,第二阶段调研回收率为36.03%。
3.江苏招就“2017年度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调研针对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展开随机抽样调查,调研有效问卷共覆盖了127个不同的用人单位;使用数据涉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部分。
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学院2017届毕业生共1702人。
二、毕业生就业率
1、总就业率
2017年我院年终就业率为98.12%。其中:协议就业率为95.30%,升学、出国率为2.82%。
表1-1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表1-2:学院及各二级学院就业率
其中,软件工程学院、机电(原信息工程)学院就业率均超出95%以上。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就业率超过98%以上。国际商务学院的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等专业均为100%,创历史新高。
2、分专业就业率
表1-3 各二级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学院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学院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如软件技术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国际商务等新兴专业就业率均达100%。
第二篇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毕业生签约情况
学院2016届毕业生共1702人。
二、毕业生升学、出国(境)情况
2017届1702个毕业生中,升学48人、出国0人。
三、协议就业学生去向分布
1、各省就业去向人数统计与分析
学院2017届毕业生共有1702人协议就业,分布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17届毕业就业省份一览表: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逮到了大批量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充分就业,选择留在江苏发展的毕业生超1200多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一带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份、市区发展。其他毕业生多数选择回生源所在地就业。由于升学、待就业毕业生达16 人,所以学院年终就业率未达到100%。
2、江苏省内就业去向人数统计与分析
2017届学院毕业生江苏省各地级市学生就业人数表及各专业在江苏省内各地市就业情况:
表2-2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各市就业人数
四、用人单位类型结构
学院2017届毕业生中,担任科研助理的有4人,升学48人,出国0人,待就业有16人,1670人顺利就业。
2017年12月已就业的人的单位类型表:
第三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及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工作院长负责制,由院长担任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李世明任常务副组长,直接指导工作开展并将其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任组员,发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形成校、院(部)齐抓共建的就业管理体系。
一、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保障机制
学院始终把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设有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各二级学院亦配备相应专职人员。
学院定期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指导资格培训,在全院大二学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将该课程列入必修课,自编校企合作教材。结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兴产业发展,与学院推行的导师制深度融合,就业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就业创业辅导工作。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财务预算单列,主要用于创业课程建设、市场开拓、调研培训、工作奖励、校企对接会、校园招聘会等。学院各项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在教学楼一楼设有招聘大厅,学院设有专场招聘会场所。二楼设立学院就业创业中心,配有创业就业指导办公室、培训室、面试室、接待室、洽谈室等,配备足额专用电脑。
根据学院统一部署,
学院西校区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紧邻高新区人才资源服务中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与新区人才资源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校园招聘会期间,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邀请48家用人单位参会。
学院着重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2016年6月,学院积极联系江苏省就业指导中心,安装江苏省智慧就业平台,依托平台,完善学院就业专题网站,现已做到生源信息审核、毕业生协议书、推荐生成打印全程网络化。就业指导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更新、发布各类各级求职招聘信息。学院利用软件技术优势,开发就业QQ群,微博、微信等多个信息平台,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各级各类求职招聘信息资源。
二、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学院认真学习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就业工作流程》并把毕业流程编写进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中,按时完成各项工作程序,就业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学院积极开展就业台账检查,对毕业生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不定期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专题培训,解读就业相关政策及操作流程,组织学院各二级学院分管负责人和就业专职人员,研讨就业工作问题与对策,不断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院建立就业状况公布机制,让毕业生及时了解毕业生整体就业状况,按时编制并申报毕业生就业方案,方案数据真实准确,认真做好毕业生档案管理。
学院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所有毕业生在大学二年级期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努力做到就业教育全程化、个性化、全覆盖。
定期邀请就业创业大师级人物来院开设就业创业讲座论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并建立了困难学生援助制度和特殊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档案,注重从政策、技巧、心理等层面提供全面支持。
着重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院初期,学院就与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合设立“苏州市人才市场—高博软件人才开发中心”,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向苏州市和全国新兴产业与服务业推介学院毕业生。
十八大以来,学院积极开展与全球500强企业合作,先后与微软、苹果、埃森哲、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阿里巴巴等名企合作,夯实就业基础能力建设。把就业工作列为“强校工程”“民心工程”,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抓紧抓实。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用人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根据省教育厅平台系统显示,2017年学院的雇主满意度为91.9%,高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三、积极开展就业帮扶,精准服务每一位毕业生
学院重视帮扶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认真做好帮贫助困工作。除在助学金、勤工俭学方面帮助困难毕业生外,我院重点对家庭困难且择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优先推荐就业工作。
学院建立了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档案,开展有效的特殊帮扶活动,如给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做专门的辅导,通过采取多次推荐就业,个别谈话、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等方式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帮助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
就业指导中心为每一位毕业编印了《2017届毕业生指导手册》,人手一份,将国家各级帮扶政策详细列举,列举了毕业生离校需要办理流程,公布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方式、提供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电话,方便毕业生在就业离校过程中第一时间能找到相应帮助。
第四篇 就业工作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回馈
一、就业工作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反馈
1、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3 %,相比2016届有所提高;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92%,与2016届基本持平。
2、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与反馈
(1)学生工作满意度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学生工作满意度为94%。
(2)学生工作改进措施
通过2017届毕业生对我校学生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对我校学生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但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我们的学生工作仍需进一步改进,提升我们的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学生工作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要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为根本,加强学生管理为主,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加强学生遵规守纪教育。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强化纪律意识、规则意识、服从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纪律观念和严谨扎实的作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教育。要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人事经理到校举办讲座。介绍企业用人理念和管理制度,强化以敬业爱岗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忠于职守的职业意识。
三是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建议完善学生诚信公德修养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校刊、校园网、宣传栏等阵地,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人人讲诚信、人人学诚信、事事守诚信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征,及时疏导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对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与反馈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生活服务满意度为92%,对学校的食堂饭菜质量及服务、住宿条件、后勤保安等方面认可度较高。
二、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的满意度为92.8%。其中,对导师制、学分制、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实践环节不够,亟待加强。
三、就业工作对招生的影响
(一)对招生的反馈和具体影响
学校培养学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就业。就业率是学生质量和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就业工作必将反作用于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所以,只有把学校的就业情况做到实处,才会为学院赢得好的社会声誉,在招生宣传宣传时,考生才会在报考中打消顾虑,积极报考。
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全省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及学科发展情况,进行招生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建立与就业体系的联动机制,适时调整每学年不同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在保证基础学科基本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向社会需求比较旺盛、就业形势良好、学科竞争力强的学科、专业扩大招生数量。
(二)相应招生举措
从多渠道入手,加大招生宣传,将就业成果渗透至招生宣传的方方面面。
一是要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以就业成果促进招生。就业情况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就业问题往往是吸引家长和学生的关键点,就业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招生的成败。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可以为招生宣传增加砝码。
二是要抓特色、树品牌,促进招生。品牌效应在招生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只有发挥品牌专业优势,才能够在招生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生源。在招生中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力度,强化特色优势,促进专业做大做强,最大程度发挥品牌效应。
三是要提高自身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靠实力吸引生源。近几年,招生形势日益艰巨。学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建设力度,创新教学管理思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源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口碑相传,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更多地被社会认可。
四是要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场咨询会、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学校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学校进行宣传。编印多种招生材料进行多方位宣传,邀请考生和家长来校参观,介绍校情,答疑解惑。
四、就业工作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一)对专业设置的反馈和具体影响
我院专业设置合理,专业目标明确,培养的学生确实在为地方经济服务。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大、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是由于报考人数的剧增,出现了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难的问题。
(二)专业调整举措
学院始终围绕市场需求来调整或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招生计划,增设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例如无人机应用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视觉传播与设计、酒店管理、少儿英语、互联网金融;停招人才饱和的专业,例如影视多媒体技术、应用日语,确保专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第五篇 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院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等;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